了解最新公司動態及行業資訊
國產芯片的賽道還遠未到擁擠的時候。2030年全球智能座艙市場規模預計將高達4860億元,超過自動駕駛芯片的兩倍。從智能座艙,到艙駕一體跨域融合,將是國產芯片超車的機會。
文丨智駕網 黃華丹
一場缺芯與國產替代的浪潮將地平線推到了國內車載芯片市場的中心。從征程2到征程5,地平線在智駕芯片的地位逐漸從替代方案成為絕對的核心。據相關人員表示,2022年,地平線在輔助駕駛和高階智駕市場幾乎拿下一半市場。作為首家實現量產落地的國產大算力芯片企業,憑借切中車企需求的產品與“保姆式”服務,地平線很大可能會占據半壁江山。對于后來者,要再搶奪市場并不容易。
但國產車載芯片,還遠未到賽道擁擠的時候。
座艙芯片的現狀便是國內尚沒有一家企業能做到地平線在智駕這樣的影響力和統治力。目前的智能座艙芯片市場,依然是高通8155以及最新一代8295的天下。
但從市場規模來看,2022年全球自動駕駛芯片市場規模為724億元。2030年預計將超過2000億元。而2030年全球智能座艙市場規模預計將高達4860億元,超過自動駕駛芯片的兩倍。其中僅國內市場就將超過1600億元。
智能座艙,是一個比智能駕駛更為廣闊的市場。
在5月29日舉辦的Computex上,英偉達與聯發科宣布達成合作,共同開發車載SoC產品,首款產品為智能座艙芯片,預計2025年問世,英偉達開始背刺高通覬覦座艙芯片市場。
同樣,對國產車載芯片企業來說,座艙芯片仍是機會。
而隨著輛電子電氣架構向中央計算架構進化,跨域融合也成為趨勢。艙駕一體,中央計算平臺等成為芯片企業發展的方向。將當前多顆芯片的功能融合成單芯片,對車企來說無論在成本還是性能上都是更優的方案。
有能力切入這一賽道的企業,將有更大的機會在競爭中勝出。
上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